二型糖尿 治療突破
生活 2014年4月13日
日前, 第二型糖尿病新型藥物Forxiga(dapagliflozin)正式獲得我國衛生部批准面市,適用於18歲及以上的成人患者,透過尿液排出多餘的葡萄糖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水準。
Dapagliflozin是一種選擇性兼可逆性的SGLT2(sodium-glucosecotransporter 2)抑製劑(inhibitor),主要作用是抑制腎臟的近端腎小管內的SGLT2(中文譯:2型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或鈉-葡萄糖協同運轉蛋白2)對葡萄糖的再吸收作用(reabsorption),並在不依賴胰島素的情況下,協助身體排出過量的葡萄糖。
與現有的口服降血糖藥物不同的是,SGLT2抑製劑不會有體重增加等副作用,這類藥用機制在目前的二型糖尿病治療中,可謂史無前例。
研究顯示,服用dapagliflozin可藉由尿液將血糖排出,進而達到減輕體重的顯著效果。大馬有高達82%的二型糖尿病患者有超重和癡肥的問題。此新型藥物的推出,對體重超重和癡肥的大馬糖尿病患者來說十分有利。
副作用:血液隨尿液流失
加利福尼亞大學臨床醫學教授山德慕達利亞( Dr.SunderMudaliar)補充道,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適當減輕體重可大大地延緩病情惡化的過程。Dapagliflozin創新的作用機轉,對二型糖尿病患者有許多好處。
藥物是把雙刃劍。此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由於過多血糖從尿液流失所造成的低血糖症(hypoglycaemia,血糖偏低)。然而,低血糖症只會在該藥物與磺基尿素類(Sulphonylurea,SU)藥物和胰島素共同使用時,才有較高的發生率。
其他副作用包括血液肌酸酐(blood creatinine)增加、尿道感染、噁心、暈眩、出疹和生殖器感染。值得一提的是,配合新型藥物的推介,該藥物製作公司也針對糖尿病和糖尿病療程的進展,推出了一份全新的糖尿病患者教育手冊,旨在提升民眾對糖尿病與治療選擇的醒覺意識。民眾可到全國各地的診所、藥劑行和醫院索取上述手冊。
3型糖尿病表徵不盡同
早前出席一項有關二型糖尿病新藥媒體推介禮時,演講嘉賓之一,大馬理科大學(USM)吉蘭丹醫學系分校總監兼醫學教授拿督馬法烏茲(Prof.Dato'Mafauzy Mohamed)指出,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
一般來說,糖尿病有兩種主要類型,即一型糖尿病及二型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
●過去稱為胰島素依賴型,青少年或兒童期發病型糖尿病。此病特徵是病人缺乏胰島素分泌能力,需要每天注射胰島素。
一型糖尿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利用現有的知識也無法預防。
症狀包括尿液分泌過多(多尿)、口渴(煩渴)、常有飢餓感、體重減輕、視力減退和疲乏。這些症狀可突然出現。
二型糖尿病
●過去稱為非胰島素依賴或成人發病型糖尿病。此病是由於人體無法有效利用胰島素造成。
症狀可能與一型糖尿病相似,但往往症狀不明顯。病人可能在發病多年之後才診斷出患有二型糖尿病,然而此時則已出現並發症。
直到最近,二型糖尿病還只見于成人,但目前也有兒童發病的情況。
其他類型的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某些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的一類糖尿病,也是懷孕期間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症狀類似於二型糖尿病。此病通常是通過產前篩查,而不是病人報告症狀後被診斷出來的。
● 糖耐量受損(IGT) 和空腹血糖受損(IFG)
是指人體血糖值介於「正常」與「糖尿病血糖值」之間過渡階段的一種中間狀態。糖耐量受損病人或空腹血糖受損病人面臨發展為二型糖尿病的高度風險,雖然這並非不可避免。
胰島素與糖尿病的關係
正常情況下, 人體會把吃進去的糖、澱粉質和其他食物轉變為葡萄糖(Glucose)。葡萄糖由血液運輸到全身各部位,以供應細胞所需的能量,保持身體正常運行。一些葡萄糖也會儲存在肝臟裡,使它可在以後需要時使用。當人體的血糖水準降得太低時,一些儲存在肝臟的葡萄糖就被釋放到血液中,使血糖水準回升。
胰島素(Insulin)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身體細胞中的「大門」(葡萄糖通道),讓葡萄糖能從血液進入細胞,作為能量之用。此過程稱為「葡萄糖代謝」。
但是,當胰腺產生不了足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無法有效地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時,葡萄糖在血液中積累起來,導致人體內出現高血糖水準,由此引起與糖尿病有關的健康問題。
生活型態驟變 糖尿病逐年攀升
拿督馬法烏茲強調,隨著人們的生活和飲食形態的改變,全球糖尿病的盛行率正以驚人的速度攀升。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2013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3.82億,預計到2035年,全球將有5.92億人患有糖尿病。
40至59歲成人是糖尿病發生率增加最快的危險群。在當前患糖尿病人群中,估計有1.75億未被診斷而無法及早進行有效的治療與教育。
他接著引述「2011年全國健康和發病率報告」說,我國30歲以上患糖尿病的成人人數已從2006年14.9%增至20.8%。同時,新病例也從5.4%提高至10.2%,這些資料均顯示糖尿病的發生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心血管疾病風險高4倍
馬法烏茲醫生指出,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主要是因體重過重和缺乏運動所致。
一般來說,二型糖尿病可分為「胰島素不足」與「胰島素抗性」兩種成因。在「胰島素不足」的病例中,病人的身體無法自行生產足夠的胰島素;而在「胰島素抗性」的病例中,病人體內的細胞則對胰島素毫無反應。這兩個成因都會導致血液的葡萄糖水平偏高。
他表示,針對二型糖尿病的已知風險因素,其中有一些風險因素可改變;有些則無法改變。
無法改變風險因素(Non-modifiable)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年齡增長
3)特定種族人群,如華人和印度人。
可改變風險因素(Modifiable)
1)體重過重或肥胖
2)缺乏運動
馬法烏茲醫生強調,二型糖尿病對健康的影響是全面性的,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發嚴重並發症,包括腎臟衰竭、足部潰瘍而面臨截肢、視力受損甚至失明,以及約有60至70%的病人有某種程度的神經受損等等。
不但如此,二型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至4倍,同時壽命減少5至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