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島日報星島日報 – 20131114日星期四上午5:47..

(綜合報道)今天(1114日)乃「世界糖尿病日」,有機構趁機發表了關於糖尿病成因及治療新法的報告,認為此症是因四大器官如肝臟、胰臟、胃及腎分階段或同時出現功能失調所致,並提出應作分段式針對性醫治,甚至可配合身體力學測試等,加以治理。本地中、西醫學專家均認為這類綜合新療法結合多種醫學範疇,仍有待研究證實其真確性。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唐俊業表示,有關機構發表的《糖尿病新成因》報告,當中夾雜了西醫、中醫、物理治療等多個範疇的醫學名詞,卻未有就觀點作詳細講解,故對所謂的「新成因」講法未敢認同。唐醫生解釋,西醫學較為正統的講法認為,本港最常見的二型糖尿病,當中超過五成患者有家庭病史,顯示患病主因與遺傳有關。糖尿病是受先天基因遺傳所影響,繼而受後天高糖、高脂及高熱量等不良飲食習慣而誘發的疾病。「大部分人的祖先可能亦帶有基因,只是過往的人,飲食習慣及工作較刻苦和有規律,故較少誘發病患。」

  唐醫生表示,患者體內所有器官,包括肝、肌肉、脂肪、胃、腎、腸或腦部等,都會受基因影響而致功能受損,最終胰臟超出負荷,便出現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阻情況,產生了糖尿病。由於此病並非由單一基因引發,不同病人有不同的病因組合,病理相當複雜,故現時仍無法根治此症。此外,即使不帶有糖尿病基因,若長期飲食不節制,也會令胰臟功能受損,導致出現糖尿病。

  唐醫生認為患者外形如瘦弱,可能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有關,於醫生確診後,應直接注射胰島素。肥胖型患者若注射胰島素則有機會令過胖問題加劇,故要針對性地用藥。

   唐醫生續指,該報告所指的「個人化營養餐單療程」,未有詳細解釋其製定的依據,故難以作出評論,但當中所謂的針對性治療法,早已是現時醫學界治療糖尿病的發展方向。他表示:「糖尿病是會變化及可影響全身器官的疾病,。醫生會根據患者器官功能的受損情況,針對性用藥,盡量延緩併發症的出現。」

  唐醫生重申,要真正減低疾病對病人的影響,除靠醫生處方藥療,最重要還是靠病人的配合。「患者及早了解自己的責任,依從營養師的指引,有規律地改善飲食習慣,勤加運動,妥善控制血糖、血壓、膽固醇及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出現併發症的機會,足可降低達四成。」

  東華三院顧問中醫師熊曼琪表示,坊間不時也有糖尿病新成因及新療法的發表,不少也有待證實,但也不會斷言其錯。不過,報告中提及的四大器官內熱過盛這說法,與傳統中醫學的認知有非常大的差異,亦與臨所見不符。因此,她直言以現時的中醫學觀點,難以認同該論說。

  「糖尿病患者早期多為陰虛內熱,中期為氣陰兩虛,後期則轉變為陰陽俱虛。受損的臟腑以肺、胃、脾及腎為主。於病情演變過程中,也會傷及心、肝、胃及腸臟等臟腑,故並不存在所謂的四個器官持續地分階段發生內熱過盛狀況。」熊醫師解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