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救命飲食─讀後摘要   98.10.20李榮雲

本書的其中一位作者係營養學家柯林.坎 貝爾 博士,出身於傳統酪農家庭,他也曾經深信牛奶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食物,亦曾鼓勵人多攝取牛奶、蛋和肉,以為這是「優質」動物性蛋白質,如今他卻完全推翻了他以前的這些看法。他和朋友共同寫了一本「救命飲食」,中風以後的我,認為非常正確,所以拜讀後,作出重點筆記,其內容有十八章包括:

第一章、什麼問題?如何解答?

(一)美國重大死亡原因依序為心臟病、癌症(惡性腫瘤)、醫療疏失、中風、呼吸道疾病、意外、糖尿病、肺炎、阿茲海默症。

(二)美國醫療支出堪稱全球最高,1997年時共耗費了一兆美元,在美 國 醫師決定如何進行治療的考量要點,通常是基於金錢,而不是病人的健康。

(三)雖然美國每年砸下數十億美元來做醫學研究,可是卻有許多人仍然無法安享天年,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太多人不知道蔬果素食的好處。

(四)其實一個人採取蔬果素食,遠勝過醫療上使用的藥物或手術,這種正確的飲食不僅可以預防疾病,還可以帶來身心方面的健康與幸福感。

(五)許多營養學暢銷書,談的不是健康問題,而是作者為了將大把鈔票賺進口袋,而丟給我們的沒用的飲食資料。

第二章、蛋白質王朝

(一)蛋白質的迷思:我們常見的疑慮,就是一般人認為的,肉就是蛋白質,蛋白質就是肉。如果沒有了蛋白質的牛排,就只剩下一灘水、油脂與少量的維生素與礦物質。

(二)優質的蛋白質就是促進人類生長的效率最高的蛋白質,但是最優質不等於最健康,因為罹患肝癌較多的孩子中,大都來自吃得最好的家庭,他們攝取最多蛋白質,而且多是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

(三)實際上「低品質」的植物性蛋白質,雖然合成蛋白質的速度比較緩慢,但相對的,卻比較穩定、比較健康。所以蛋白質中,胺基酸吸收的快慢與含量多寡,其實和它的品質優劣無關。這就是一般人對蛋白質認知的落差。

(四)其實人體只需要5%6%的膳食蛋白質,代替體內定期流失的蛋白質 (像胺基酸)

第三章、癌症不要來

(一)美國人最怕癌症了,癌症會以好幾個月、甚至於好幾年的時間慢慢折磨病人,讓人痛苦後再奪掉人的性命。

(二)黃麴毒素是目前發現致癌力最強的化學物質。但是蛋白質的影響比它大。因此降低蛋白質的攝取,可以大幅減少腫瘤細胞的啟動。

(三)最容易罹患慢性病是吃最多動物性食物的人,就算只攝取少量動物性食物,也有負面效果。

(四)酪蛋白(在牛奶蛋白質中占87%),可促進任何階段的癌細胞生長;而來自小麥和大豆等植物蛋白質,就算攝取高單位也不會致癌。

(五)酪蛋白甚至所有的動物性蛋白,可能是食物裡致癌可能性最高的物質,只要調整飲食中酪蛋白的份量,就可以啟動或阻斷癌症生長。

(六)人體發育和蛋白質有關,而植物性蛋白質和動物性一樣有效;植物性蛋白質雖然合成新蛋白質的速度較慢,但比較穩定。

(七)研究統計,飲食中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初期多發性硬化症病患,有80%會死亡。

第四章、到中國取經

(一)1970年代初期,中共總理周恩來因癌症病逝,在他得病的末期,就展開全國性的研究,因為中國的地理環境特殊,容易找出癌症特別出現的區域及原因。

(二)由中國的飲食經驗發現,癌症並非完全由基因決定,根據研究顯示,基因只佔總癌症風險的百分之二至百分之三而已。

(三)追求健康並不該是為了求生,而是為了全心全意享受擁有的時光。

(四)許多科學家認為:少吃脂肪就能降低乳癌發生的風險,甚至於推測飲食脂肪會導致乳癌的發生,但如此的說明未免太過簡化。應該說:一個人飲食中吃富含動物性食品,會讓生育年齡延長九到十年,而生育年齡增長只會提高乳癌風險而已。

(五)隨著財富增加,死於「富裕病」的人數,也將會慢慢超過死於「貧窮病」的人數。即使攝取少量的動物性食品,都可能會提高罹患西方人疾病的可能。

第五章、破碎的心臟

(一)根據調查:光是300名的二十二歲的年輕軍人中,竟然顯示有百分之七十七的人,罹患心臟病的明顯證據。

(二)死亡是我們每天吃的食物所造成,會有心臟病的人既不是基因在作祟,也非抽煙的真正原因。

(三)動物性食品會讓人罹患心臟病,但是卻沒有人出面抨擊,因為會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反彈。除了危在旦夕的心臟病病患之外,沒有人的壽命可以依靠外科手術或醫療器械而能延長。

(四)心臟病包括心絞痛、繞道手術、中風、以及氣球擴張術等採行低脂蔬菜水果等素食療法的十八個病人,不僅症狀消失,而且還有人病況甚至於出現扭轉。

(五)沒有任何手術或化學藥物,能和飲食(低脂植物性飲食)一樣,對心臟病有明顯的成效。

第六章、吸金黑洞肥胖症

(一)市面的瘦身計畫或瘦身廣告,宛如經濟黑洞,吸走大把消費者的金錢,卻沒有什麼回報,但我們的醫療體制或是公權力竟容許這種欺騙的手法。

(二)素食並不一定代表全部只能吃蔬菜、水果;因為很多垃圾素食產品也不會有營養。

(三)我們絕對可以做到自己控制肥胖的發生,答案就是在我們用筷子夾起什麼,記住「量入為出」的道理,你要知道:一個正常人的身體每增加7700大卡的熱量,等於讓自己的身體增加 一公斤 的肥肉。

第七章、老少通吃的糖尿病

(一)即使最現代化的藥物與手術,都無法根治糖尿病,目前的藥物頂多只能讓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維持適度功能。

(二)素食可以防止糖尿病的發生,因為戰時被迫接受攝取的「較低層」食物,如穀物和纖維,卻使英格蘭與威爾斯的糖尿病比例大幅降低。

(三)高纖的全食物蔬菜水果確能避免糖尿病的發生,而高脂、高蛋白的動物性飲食,則會促成罹患糖尿病。

第八章、頭號殺手─癌症

(一)罹患肝癌的孩子,大都來自吃得最好的家庭。

(二)全世界成千上萬的女性,每天都面臨著:是要走上罹患乳癌的絕路,還是乾脆切掉乳房未雨綢繆。乳癌高風險的女性,除了終身服藥或提早切除乳房外,還有一個選擇─就是不吃動物性食品、少精緻碳水化合物、輔以定期監測。

(三)我們必須瞭解:雌激素和提高乳癌風險有關,而低脂全植物飲食可降低雌激素。每日攝取15%16%的動物蛋白,就可能啟動癌症細胞的發展;降低動物蛋白質的攝取可大幅減少腫瘤細胞的啟動。

(四)即便有明顯罹癌基因體質,只要改變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量,就能決定壞基因的開啟或關閉。

(五)動物性食品會促進腫瘤發生,植物性食品則可減少腫瘤發生。同時動物性蛋白質、肉、乳製品、蛋等主要促成因素,與高比例的攝護腺癌相關。

(六)我們之所以接觸到可能致癌的環境,百分之九十至百分之九十五是因為吃了動物性產品。無論科學研究人員、醫師或制定政策的官員怎麼說,外行人一定要知道,全食物蔬菜水果絕對是最健康的飲食。

(七)多增加10公克的膳食纖維,其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困難,只要一杯蔓越莓、一顆水梨或是一碗豌豆就夠了。

(八)全球鈣質攝取量高的歐洲和北美,反倒是直腸癌比例最高的地區。同時飲食最西化的地區(攝取高動物性蛋白質、高動物性脂肪),其居民膽固醇的濃度亦最高。

(九)大部分的癌症機構,都不願討論關於飲食的建議,甚至於嗤之以鼻,因為這樣嚴重的挑戰了以藥物和手術為本的傳統醫學。

第九章、自殺的自體免疫疾病

(一)美國每年有25萬人罹患自體免疫系統的疾病,這類疾病共有40種,常見者包括甲狀腺機能亢進、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炎、白斑病、惡性貧血、血管球性腎炎、多發性硬化症、第一型糖尿病、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這是免疫系統的自我毀滅行動,是所有疾病中最會悄悄帶來危害的一類,而痛苦的病患幾乎必敗無疑。而自體免疫疾病可藉由飲食,減緩速度或減輕病情。

(二)現在的父母或孩童都不曉得牛乳和第一型糖尿病、攝護腺癌、骨質疏鬆症、多發性硬化症、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有關。研究統計顯示:飲食不良(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初期多發性硬化病患,有百分之八十會導致死亡。

(三)母乳是最好的嬰兒食品,一個媽媽最嚴重的錯誤是以牛乳代替母乳。

(四)專業協會、醫生和政府所推崇的「正常」飲食,卻會造成癱瘓、癌症、心臟病、肥胖、自體免疫疾病和糖尿病的比例極高。

第十章、吃植物防病痛

(一)你不該認定醫師就比你的鄰居和同事,更了解食物與健康的關聯,因為沒受營養訓練的醫生可能讓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喝過多牛奶。因為大多數醫生沒受過營養學訓練,也不知道營養和健康的相關性。

()一般人不知道牛奶喝越多,骨折率越高;植物蛋白的攝取量越高於動物蛋白,越不會出現骨折。縱然證據顯示乳製品增加骨質疏鬆的危險,但因攸關既得利益者或某些專家仍鼓勵人多喝牛奶。

(三)只要改變飲食習慣,不吃動物性蛋白質,腎結石復發的病患就能不藥而癒。

(四)如果一個人只吃動物性食品,而不吃植物性食品,可能導致雙眼失明。黃斑病變和白內障這兩種眼疾,都是因為未攝取足夠深綠色蔬菜。

(五)植物性食品沒有膽固醇,人體需要膽固醇時,身體會自行製造,不需從食物中攝取。攝取過多脂肪和膽固醇,易增加各種失智症的罹患機率,尤其是阿茲海默症。

第十一章、吃得對、活得好

(一)               藉由攝取全植物性飲食,我們使用的水、土地和資源不會變少,製造的汙染減少,也讓農場動物承受較少痛苦;食物的選擇不僅影響身心健康,並影響全球環境。

(二)   肉類真正的危險是造成營養失衡,就算改吃有機牛肉也不安全,因為營養成分相似。

(三)   最營養健康的飲食:攝取全食物蔬食,將精緻食物、鹽分、脂肪降到最低,盡量避免動物性食品,最理想的建議攝取量是零。

(四)   以肉食為主的美國男性,死於心臟病的比例是以植物為主食的中國男性的十七倍!

第十二章、怎麼吃才健康

(一)盡量避免吃動物性食品,最理想的建議是動物性食品的攝取量等於零,只有徹底改變飲食習慣,才能維持長久並獲得最大健康利益。

(二)一個人吃植物性食品時,很可能可以達到減輕體重的目標,但切記不要挨餓、不要忌口。

(三)其實人體只需要5%6%的膳食蛋白質,代替體內定期流失的蛋白質 (像胺基酸)

第十三章、科學的黑暗面

(一)失去健康的人,最容易被「健康」這門學問所欺騙,因為只要可能有用的方法,他們都願意相信。

(二)營養專家竟當眾讚美麥當勞漢堡的營養價值,難怪消費者對健康資訊感到一頭霧水。

(三)有時我們要從科學進步相關團體中,尋找對於食品業的嚴正批評,就好比在大海撈針一樣的困難。

(四)成立一個針對飲食與癌症有關的組織,對於許多人來說竟然都是威脅,因為大部分的癌症機構都不願討論關於飲食的建議,甚至嗤之以鼻,因為這嚴重挑戰了以藥物和手術為本的傳統醫學。

(五)以低成本、低利潤的植物性食品去預防癌症,一點也不受食品界和醫藥業界的歡迎。

第十四章、科學簡化論的死胡同

(一)   建議國人應該從自然食物中,獲取營養成分,而非從藥丸補充品。

(二)   罹患癌症或心臟病的機率最高的族群是攝取較多的脂肪,尤其是動物性食品。因此,我們認為癌症或心臟病的發生可能是攝取動物性蛋白、動物性脂肪,亦缺乏植物性食品所造成。但研究人員卻沒有譴責動物性食品。

(三)   典型的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的飲食差異是西方人多屬肉食主義者,而東方人多屬蔬食為主。後者罹患乳癌的機率較低。

(四)   許多人在吃植物性食品時,也吃進大量的高度加工品,美國農業部的全國學校午餐計畫中竟將炸薯條列為蔬菜,實在有夠諷刺。

(五)   一般人往往以為減少脂肪的攝取量一定健康,其實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因為你可能吃下更多的動物蛋白質。

(六)   一顆蛋的膽固醇含量高達200毫克以上,佔我們每天最多攝取量300毫克的一大半。

(七)   慢性疾病不能藉由補充品即維他命和礦物質,來達到特定的醫療效果,因為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贊成或反對使用維他命A、C、E補充品或添加葉酸的綜合維他命或抗氧化劑化合物,可以預防癌症或心血管疾病。

第十五章、嗜錢如命的產業科學

(一)   加工食品或乳品企業公司和相關協會組織,應該是殘害國人健康的幕後黑手,因為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商品消費量,並擴大消費市場,所以才會宣稱他們的產品具有什麼營養價值與營養功效。

(二)   乳品業者的教育竟然說是:享用他們的冰淇淋的同時,又能吃到營養,難怪會有那麼多的小胖子和小糖尿病患者。尤其乳品業者為了龐大的利潤,常常利用科學來混淆大眾視聽,讓消費者轉而攝取對健康有害的食物。

(三)   研究人員昧著良心沒有教導我們用自然的方式去維持健康,反而希望我們利用他們的科技去達成目標,實在有夠諷刺,美國在20037月這段期間,「營養書架」上竟然找不到一本有關蔬菜的書籍。

第十六章、愛民或是害民的政府

(一)要防止國人苦痛,政府最好提倡多吃全食蔬菜水果,但政府官員卻說動物性食品、乳製品、肉類、精製糖和脂肪對人體健康有益,這種說法是不是有點諷刺和可笑。而且一個對營養一竅不通的傢伙,竟然會是政府食品營養委員會小組的主席。

(二)整個食品業體制都落入企業界的掌控中,政府和學術界雖然各司其職,但是大多數是在做這些「既得利益」的業者希望他們做的事。

(三)在美國國衛院2004年的280億美元的預算中,只有佔總預算百分之3.6的經費贊助營養有關的計畫。可見政府的態度不是為民服務,而是犧牲人民福祉,去為食品業者和製藥業者服務。

第十七章、醫療帝國暗黑心

(一)醫師的工作體系是在維護人民的健康,但事實上,他們正在損害我們的健康,只有極少數有良心的醫師是從營養學的角度出發來治療病患,

(二)醫師決定如何進行醫治的考量要點,通常是基於金錢。

(三)醫師習慣接受藥物業界的好處,而業界就利用「殷勤」的服務,影響醫師此後所受的醫學教育;導致負責人民健康的醫療體系正在損害我們的健康。

(四)柯林.坎 貝爾博士指出「研究過程中,我一再看到蔬食的好處與效果,遠勝過醫療上所使用的藥物或手術若科學醫學界的人還對此不聞不問,那麼這些人不光是固執,更是不負責任」。

(五)只要控制我們的健康飲食,就能改善慢性疾病,因為大部分醫師根本沒有受過營養學的訓練,也不知道營養和健康的關係,一般醫師只會動手術和開藥方而已。

(六)在疾病早期階段 (診斷前)能預防疾病的營養物質,在疾病後期階段(診斷後)同樣能終止或扭轉病情。

(七)病人可以更迅速、安全的控制健康,這對 許多 醫師而言,不只是一項挑戰,而且還是難以忍受的事,因為「金錢、自我、權力、控制」,可以形容大部分的醫師,也就是說,負責人民健康的醫療體系正在損害我們的健康。

(八)科學家一手拿著報紙,上面寫著膽固醇會傷害我們的動脈,甚至於致人於死,而另一手則將培根和蛋送進嘴裡。有的醫生讓病人吃了許多苦、花了很多冤枉錢,甚至快要死掉,但其實只要吃燕麥片就可以好了!

第十八章、歷史重演

(一)直到科學發達的今天,沒有任何手術或藥丸,能有效預防或治療任何慢性疾病。

(二)「吃肉」就是對我們健康有風險,不但不會帶來真正健康,而且會導致疾病,所以一個人要健康,還是藉由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做起,一定要從本質改變,才能達到健康的目的。

(三)飲食含有越多動物蛋白,會使血膽固醇含量增加,也提高動脈硬化症、癌症、阿茲海默症和腎結石等等的罹患機率。

(四)柯林.坎 貝爾博士說「堆積如山的證據部分來自我自己,部分來自其他科學家,再加上中國營養研究的結果,說服了我改變飲食與生活型態,十五年前我就不再吃肉,六到八年來也幾乎不碰動物性食品,包括乳製品我的家人也採取了新的飲食法」 

後記:如果你有空,請就近去書局買「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原著者係柯林.坎 貝爾博士及 湯馬斯 博士,譯者係 呂奕欣 小姐及 倪婉 君小姐,全書三百九十九頁,2007年初版,2008年已經三十八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