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京大學:靈芝多糖阻止巨噬細胞變成腫瘤「幫凶」

2017/05/02 來源:仙芝樓

...

〔重點提示〕巨噬細胞其實有兩種,一種會「抑制」腫瘤生長,一種會「促進」腫瘤生長,它們會在這兩種身份間轉換,端視周圍環境的影響。在腫瘤影響下,往往有愈來愈多巨噬細胞會以後者身份出現。不過此情勢很可能被靈芝多糖逆轉,因為北京大學的最新發表研究顯示,靈芝多糖會鞭策巨噬細胞發展成有助抗腫瘤的那一種。

在既定的印象里,巨噬細胞是「抓壞蛋、殺敵人」的免疫專家,所以和腫瘤應該誓不兩立才對。然而近幾年對的研究卻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實際的情況是,腫瘤會與周邊的多種細胞「相互交流」,有點像黑幫老大吸收幫派份子,或策動敵營的人帶槍投靠,一不小心原本應與腫瘤劃清界線的細胞,就會反過來成為「促進腫瘤生長、加速癌細胞擴散」的幫凶。

巨噬細胞其實有「抗癌」和「助癌」兩種

巨噬細胞便是可能「變臉」的投機分子之一。科學上把這群圍繞在腫瘤組織附近的巨噬細胞稱為「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根據它們分泌的細胞激素、生長因子、蛋白酶的不同,可分為M1M2兩型,前者會啟動發炎反應,有助抑制腫瘤;後者則會抑制發炎反應,有助腫瘤生長。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會在M1M2兩型之間不斷轉換(此即所謂的「極化作用」,polarization),至於怎麼轉,全視當時腫瘤附近微環境的變化,只是詳細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目前可以確知的是,在腫瘤發展的過程中,M1M2型巨噬細胞都存在,只是初期多半以M1型居多,後期則是M2型占上風,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腫瘤教壞巨噬細胞」。

也有一些臨床研究觀察到,M1M2的多寡和腫瘤的惡性度有關。以芝加哥大學醫學中心在2009年第32屆聖安東尼奧乳癌研討會〔由癌症治療和研究中心CTRC及美國癌症學會AACR共同舉辦,為目前國際上最重要的相關研討會之一〕的報告為例:

研究者分析了128名第一至三期的乳癌患者,發現M1占比較高者,癌症分期通常以初期為多;M2占比較高者,癌症分期比較偏中後段,而且腫瘤組織附近的微血管比較密(表示腫瘤容易從血液中獲得養分,並進行轉移),病患存活期也比較短(詳見:Cancer Res 2009;69(24 Suppl):Abstract nr 107.)。

靈芝多糖促進巨噬細胞發展成M1

目前已有一些新藥開發是以「調控腫瘤周圍的微環境」為目標,希望能藉此抑制腫瘤生長,甚至殺死癌細胞。只是新藥開發長路漫漫,不知何時才能美夢成真,對於一刻也不能等的癌症病患,現成的靈芝或許是值得考慮的選項。

由北京大學藥理學系林志彬教授、李衛東副教授、孫立新博士等共同發表在20171月《Immunologic Research》(免疫學研究)指出:靈芝多糖能促進巨噬細胞發展成有助抗腫瘤的M1型。

研究者使用的靈芝多糖Gl-PS萃取自靈芝子實體,分子量為584, 900,多糖與蛋白各占93.61%6.49%。將此靈芝多糖與LPS(脂多糖)一起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培養24小時。

LPS是細菌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可以誘使巨噬細胞朝M1型發展,亦即這個感染源會挑起巨噬細胞抵禦外侮的戰鬥力,和抗腫瘤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趣的是,在脂多糖濃度(10μg/ml)不變的情況下,巨噬細胞分泌IL-12(介白質12)、IL-6(介白質6)和TNF-α(腫瘤壞死因子)的濃度會隨著靈芝多糖的劑量(0.20.83.212.8 μg/ml)而增加(如下圖)。

...

〔圖說〕將靈芝多糖Gl-PS與脂多糖一起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培養24小時後,三種主要由M1型巨噬細胞分泌的細胞激素濃度,與靈芝多糖的劑量呈正比。(資料來源/Immunol Res. 2017 Jan 26. doi: 10.1007/s12026-017-8893-3.

這些細胞激素主要為M1型巨噬細胞所分泌,參與發炎反應的啟動,當它們的濃度愈高,顯示M1型的巨噬細胞數量愈多。與此同時,由M2型巨噬細胞所分泌,主要作用在抑制發炎的IL-10(介白質10)和精胺酸酶Iarginase I)的濃度,則會隨靈芝多糖濃度的增加而減少(如下圖)。

...

〔圖說〕將靈芝多糖Gl-PS與脂多糖一起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培養24小時後,兩種主要由M2型巨噬細胞分泌的細胞激素濃度,與靈芝多糖劑量呈反比。(資料來源/Immunol Res. 2017 Jan 26. doi: 10.1007/s12026-017-8893-3.

上述研究成果說明,在靈芝多糖的調控下,面對敵人的巨噬細胞,比較傾向用M1型的方式應戰。當然,未來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支持和更細的機制探討,才能更明確靈芝多糖在這方面的作用,但至少我們已經看了,靈芝多糖擁有不讓巨噬細胞變成「腫瘤幫凶」的潛力。

〔資料來源〕Sun LX, et al. The improvement of M1 polarization in macrophages by glycopeptide derived from Ganoderma lucidum.Immunol Res. 2017 Jan 26. doi: 10.1007/s12026-017-8893-3.

【關於作者/吳亭瑤】現居台北市。自1999年開始報導靈芝的第一手消息持續至今。現為台灣《靈芝新聞網》記者,著有《靈芝,妙不可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老柳 的頭像
    老柳

    印度老船長 癌症自然食療

    老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