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諾貝爾醫學獎的細胞自噬...解決癌症的治療問題!

什麼是「細胞自噬」?

細胞自噬是人體細胞中一個重要的機制,就是細胞自己清除細胞內的損害物質,讓細胞恢復正常的一個作用。早在1962年,美國的學者就發現了細胞自噬的現象,但他們認為這只是細胞內溶體(lysosome,細胞內的胞器,跟一些細胞內的消化作用有關)形成的過程。

隨後在1963年時,比利時生化學家德夫(Christian de Duve)發現到,這並不是溶體形成過程,而是一種新的細胞現象,命名為:細胞自噬(autophagy)。1988年,大隅良典開始接觸「細胞自噬」這方面的研究,透過觀察酵母菌,逐步發現到細胞自噬的機制,以及啟動細胞自噬的基因,揭開了許多細胞生物學過去難以解釋的部分。

簡單來說,細胞自噬有兩個重要的機能,分別是「斷尾求生」跟「清道夫」:

斷尾求生:當細胞養分不足的時候,就會啟動細胞自噬作用,把細胞內的胞器分解,藉此獲取營養。

清道夫:透過自噬作用,可以有效地將受損胞器回收,汰除這些不必要的部分,讓這些受損胞器不會影響細胞正常運作。

癌症的形成,可能是跟細胞自噬作用減弱,以致於細胞內的自由基增加,讓細胞核內的DNA受損,進一步導致癌細胞的形成。

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到,癌細胞中的細胞自噬作用如果正常運作時,外界的藥物或放射性治療,不見得會讓癌細胞死亡,而是靜止。一旦癌細胞重新啟動增生機制,病情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目前的研究發現,如果在治療癌症的時候,同時抑制癌細胞的自噬作用,就可以有效地殲滅癌細胞,有利於癌症的治療,也有較好的預後狀況。

抗瘧疾藥物氯奎寧或具有明顯的抗癌效應,截至目前,研究者們推測氯奎寧可以增加癌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研究者表示,氯奎寧同樣可以使得腫瘤組織的異常血管正常化,結果從一方面來講會增加癌細胞的屏障功能,進而阻斷癌細胞的擴散和轉移;從另一方面將則會增強腫瘤的灌注,使得其對化療作用更為敏感。

氯奎寧是一種常見的用于治療瘧疾及特定類型自身免疫疾病,比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氯奎寧可以阻斷癌細胞的自噬過程,降低癌細胞對化療作用的耐受性;研究者Hannelore Maes說道,我們開啟這項研究目的在于揭示氯奎寧增強抗癌效應的分子機制,盡管當前研究人員都假設氯奎寧可以通過阻斷癌細胞的自噬來增強抗癌特性,但是并沒有有效的證據來證明。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氯奎寧不僅對癌細胞的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效應,而且其還會通過使得腫瘤異常的血管正常化來促進得腫瘤生長的環境具有較低的侵襲性;腫瘤組織血管的正常化可以有效改善腫瘤的灌注,這就會減少腫瘤細胞的侵襲性,這就意味著抗癌藥物就可以順利達到癌細胞患處進行殺滅作用。

今日拜訪義大癌醫院整合醫療科陳明豐主任...詢問是否有奎寧(治瘧疾用藥),來抑制癌細胞的自噬作用,幫助癌友戰勝以具抗藥性的頑固癌症??

陳醫師笑臉的回答...我們有奎寧,可以開給癌友服用,屬於自費用藥,9/粒。(200 mg/粒,人體能接受劑量是100 - 1000 mg /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老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