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飲食的原理
癌症其實是一種代謝性疾病(Metabolic disease),這看法已經是醫學界的共識。代謝性疾病不宜一味依賴藥物,可經由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來達成緩解痊癒,也是一般人都具備的普通常識。
有關癌症的「食療」,也就是經由以食物來減緩癌腫瘤生長,乃至使癌萎縮痊癒的學說理論很多,但大部份都只是止於臆測而已,缺乏實證科學的證據支持。只有Ketogenic Diet(生酮飲食),也就是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攝取為原則的飲食方式,已有四十多篇論文研究報告證實。甚至可以使許多癌症末期患者痊癒,體內找不到癌細胞。除了文獻報導,我們親自醫治過而痊癒的癌症患者也不在少數。
生酮飲食對癌症患者來說,是一種有明確效果,又有科學文獻根據,值得信賴又少有副作用的一種科學食療法,若能配合降低環境空氣的 濃度,服用或注射維他命C及吸入氫氣的使用,可發揮令人難以置信的效果。因此生酮飲食也是「癌症自然療法急診室」處方的內容之一。
生酮飲食不但適用於大部份癌症,對於癲癇、自閉症、憂鬱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睡眠障礙、肥胖及第二型糖尿病等,也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人體細胞的引擎(粒腺體),在葡萄糖充足時,會優先燃燒葡萄糖來產生ATP能量,再把多餘的葡萄糖轉換成肝醣或脂肪儲存起來,這也就是為什麼吃過多碳水化合物會肥胖及脂肪肝的原因。當碳水化合物吃得少,血液中的血糖(指葡萄糖)降低時,人就會開始利用肝醣及脂肪細胞中的脂肪,把它們轉化為「酮」(ketone),酮可取代葡萄糖作為細胞原料,進入粒腺體克氏循環(Krebs cycle),也就是在TCA Cycle中製造能量。這也就是許多冬眠動物,如北極熊等,趁夏秋季吃得肥胖臃腫,冬天則躲在洞穴中,燃燒儲存在體內的脂肪,並將脂肪轉換成化為奶汁哺乳幼熊,可以長達五個月不必進食的原理。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使血糖降低,血糖降低到某個程度,就會逼迫身體把脂肪轉換成「酮」,再利用酮替代葡萄糖來作為產生ATP能量的原料,這也就是這種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被稱之為「生酮飲食」的由來。
研究指出,美國人飲食中,碳水化合物佔人體熱能卡路里供應的50~60%,脂肪佔35%,蛋白質佔15%。但針對癌症患者設計的生酮飲食,碳水化合物則只佔總卡路里量的2%,而脂肪則增加到90%,蛋白質佔8%。傳統的飲食金三角之底部為碳水化合物,而生酮飲食則為倒三角,底部為脂肪。
圖:傳統飲食建議金三角 圖:嚴格生酮飲食建議金三角
正常細胞在葡萄糖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把脂肪酸分解成酮,取代葡萄糖作為燃料。癌症患者如果把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降低至佔能量來源的2%,把脂肪的攝取量提高至佔能量來源的90%,只能利用葡萄糖而無法利用脂肪酸的癌細胞就缺乏了能量來源,而無法繼續生長,甚至死亡。
簡言之,生酮飲食就是善用癌細胞只能利用葡萄糖無法利用脂肪酸的缺陷弱點,來使癌細胞缺乏營養而奄奄一息的飲食方式,多篇文獻中又證明以生酮飲食弱化癌細胞後,可以增加化療及放療的效果。
由於少了葡萄糖,被餓昏的癌細胞只好吃下結構跟葡萄糖類似但卻無法利用的Vit. C毒餌(對癌細胞來說Vit. C是毒),再加上氫氣 的吸入,把 酸根轉化成水,使血液酸鹼值恢復正常或趨向正常酸鹼值(pH7.35~7.45)的上限,讓愛好酸性環境的癌細胞在鹼性環境中感到極度不適。癌殺手細胞(NK-T cell)就可以輕易地把失去了活力的癌細胞加以狙殺消滅。
生酮飲食的運用範圍
生酮飲食於1920年被提出,主要運用於癲癇患者,報告指出癲癇患者若採用嚴格生酮飲食,20%可治癒,50%有改善。近年更有人提出阿茲海默症(Alheizmer's Disease)的成因之一,乃是因為腦神經細胞無法有效率地燃燒葡萄糖,導致腦部澱粉堆積。解剖阿茲海默症死亡患者,都會發現腦部有大量的類澱粉蛋白沉澱物(β-Amyloid protein),因此把阿茲海默症稱為第三型糖尿病,也就是神經細胞的糖尿病。
作者進一步把生酮飲食廣泛運用到所有的退化性、發炎性神經及精神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妥瑞症、過動症(ADHD),甚至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的食療,都收到神奇效果。
坊間誤傳「清淡飲食」就是指低糖、低鹽、低油,低油的觀念,其實是大錯特錯,很多人都誤以為膽固醇、三酸甘油脂高的患者,就要禁吃油,事實上,剛好相反,該禁止的是「醣」而不是「油」,只要Omega-3及9吃得夠,「醣」吃得少,才能降低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因為Omega-3是血管的清道夫。
圖:一般人飲食、低升糖及生酮飲食的營養成份比例
有一派學說認為碳水化合物(澱粉、葡萄糖)對任何人的健康都有害,這說法的爭議性較大。但是在臨床運用上,我們發現嚴格執行生酮飲食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調控血糖唯一有效的飲食方式。對於不想吃降血糖藥物或即使按規定吃了降血糖藥物,但血糖及醣化血色素HbA1C一直降不下來的患者,嚴格的生酮飲食也是唯一的出路。
所有的中西醫師都會建議糖尿病患者除了不能喝避免含蔗糖、果糖的飲料甜點,三餐都要採用低GI低升糖飲食(Low glycemic index food, Low GI food)。低GI飲食強調應避免含蔗糖、果糖的飲料,更不吃會引發血糖急速增加的含糖量過高的水果,如釋迦、榴槤、荔枝等。其實生酮飲食也就等同是極端嚴格的低 GI飲食。對於已經罹癌者,為了盡快把癌細胞餓死,絕對有必要把碳水化合物所占熱量比降到最低(2%)。由於在葡萄糖缺乏時,身體會自動把蛋白質轉換成葡萄糖,因此蛋白質的攝取也應維持在最低量(8%)。
生酮飲食流行於1920~1930年代西方醫學界,它之所以未被持續推廣,乃是因為長期採用生酮飲食的成人,有些人會出現腎結石的副作用,但這副作用在同時併用吸入 的前提下,就可以完全被克服掉。
*******************************************
作者: 郭葉璘 (壢新醫院影像醫學科主治醫師)
低醣飲食(Low Carbohydrate Diet, 註)經過多年的科學研究後(後詳),一再證明有降血壓、血脂、血糖、減輕體重甚至改善發炎(另一個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的功效,但是一直不為被主流醫學所接受,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以下就是我個人跟我的家族實施低醣飲食的理論基礎及實戰經驗。
(註: 我不太愛用diet 這個字眼,因為它有ㄧ種暫時性的味道,好像目的達到後就可以回到舊時的飲食型態。我比較喜歡用 lifestyle 這個字眼,看到對的好的生活方式,就依循改變,除非有更好的新選擇,否則不輕易變更。)
我開始低醣飲食應該超過五年了!剛開始只想把自己的身體練得壯碩一點,沒想到會發展成為現在的局面!因為從小就內向,愛看雜七雜八的課外書,是個典型微胖,戴個拙拙黑框眼鏡的書呆子,也一直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雖然喜歡運動,但純粹是為了發洩青少年的無限精力。沒想到年過四十五歲後,窮極無聊,竟然開始練肌肉了!(健美 Bodybuilding,較學術的說法應該是追求 Muscular Hypertrophy)後來發現,上健身房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飲食營養,而飲食營養的研究可說是汗牛充棟,就一頭栽了下去。
書呆子不管做什麼事,都會蒐集一堆資料,再加上醫師的背景訓練,看到網路上的一堆胡言亂語,完全無法接受。對於有真憑實據的論述(最好是有公信力的同儕審核期刊peer review journal),也喜歡找原文來看看,然後才身體力行。結果就自然的走上低醣飲食這條路了。
低醣飲食,顧名思義,就是吃很少量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基本上,不吃糖及澱粉,包括含糖飲料,糕餅甜點,飯,稀飯,麵包,麵條,饅頭,馬鈴薯,炸薯條,蕃薯,玉米,麥片等),因此蛋白質及脂肪的攝取自然會增加。過去較為人所知的是所謂的阿金飲食The Atkins Diet,是由一位美國的心臟科醫師Robert Atkins 所提倡的。若低醣飲食做到極致,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除了不能吸收的纖維外)少於五十克,身體只好燃燒脂肪當能量,因此產生的代謝物酮體(ketone)濃度升高,可以用尿液試紙驗出酮體,故名為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昇酮飲食有別於酮酸症/酮酸中毒(Ketoacidosis)。酮酸症是重度糖尿病因為身體胰臟先天無法分泌胰島素或後天衰竭造成的。而實行低醣或生酮飲食的人,不僅能正常分泌胰島素,而且胰島素敏感性增高,可遠離糖尿病前期的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 或稱胰島素抗性症候群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兩者天差地別,在本文的最後一則故事會有詳細解說。
其實探討低醣飲食成效的研究很多,為取信於人,也讓有學術研究精神的讀者可以深入探討,先列舉出兩篇大型研究文章。
第一篇是2007年登在JAMA上(1),所謂的 A to Z diets comparison,比較美國時下幾種最流行的幾種減重飲食方式的實際成效。其中包含四種飲食方式:
Atkins:非常低醣,不控制熱量攝取(就是隨便你吃多少,不控制食量)
LEARN (Lifestyle, Exercise, Attitudes, Relationships, and Nutrition):依照美國國家指引,高醣,低飽和脂肪,增加運動,修正行為態度,改變生活型態,控制熱量攝取(不能吃多,要控制食量)
Ornish:低脂,不控制熱量攝取
Zone:輕度低醣,醣類,脂肪及蛋白質攝取比例4:3:3,控制熱量攝取。
在本實驗中,過重肥胖的停經前婦女實行不同的飲食方式十二個月後,實施阿金飲食(the Atkins diet,食用最少量的碳水化合物)的一組減重最多,並且有更好的代謝效應。(從血脂lipid profile,體脂肪,腰臀比waist-hip ratio,空腹胰島素及血糖到血壓都改善最多)。雖然長期的效果及作用機轉仍不清楚,但是低醣/高蛋白/高脂肪的飲食可能可以當作可行的替代減重方案。
第二篇則是剛出爐的,於2014年發表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隨機臨床試驗(2).結論是低醣飲食比起低脂飲食來,能更有效的減輕體重並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需要減輕體重及改善心血管危險因子的人,可以嘗試限制醣類攝取的飲食.結果並且顯示低醣飲食在降體重、體脂、三酸甘油脂、升高HDL/Cholesterol及降低CRP發炎指數等的效果都遠勝低脂飲食.
好啦,書呆子就只會拼命掉書袋,夸夸空談,理論一堆沒有用,能在人間實際應用才有用,現在來看看真人版!
因為個人從低醣飲食中得到許多好處,就在每週六晚上台北石牌老爸家舉行的家族聚會開始倡導。大概是宣傳用力過度,讓家人見到我就趕緊走避,以免被強迫灌輸這些有悖時下飲食文化的低醣怪論。而轉捩點是發生在小阿姨身上,她開始低醣飲食後,不僅體重降了八公斤,十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竟然開始好轉,族人奔相走告後,從此家族中大多年過四十歲的成員體重都開始下降。現在每週六晚上聚餐宛如奇觀,餐桌上都是大魚大肉,菜多到一張圓桌還擺不下。十幾個人聚餐,飯鍋裏卻只有兩杓米飯(因為吃不完),更稀奇的是家族成員都瘦下來了!(這是從馬來西亞來探親的岳母的感受,她特別提到我爸爸肚子的游泳圈明顯縮水!天曉得老爸才是低醣的超級反對黨,最喜歡拿冰淇淋及冰棒來誘惑小朋友們,還好有老媽可以管他,哈哈!)
******************************************
以下就摘錄我寫在 Facebook 上的幾篇小品,是記錄我個人及家族低醣飲食的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故事一:低醣之夜
大舅舅回台灣探親,我週六晚上回石牌爸媽家聚餐。跟妹妹去餐廳時,走在後面的我,突然發現妹妹的身材苗條起來,走起路來,腰肢款款,好像回到少女的風姿,嚇了一跳。趕緊問她原由,原來她開始低醣飲食三個月,瘦了五公斤。我接著問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我:「沒有餓肚子吧?」
妺:「沒有!」
我:「那就好,如果餓肚子減肥,將來一定復胖,而且更胖!」
到了餐廳,席開兩桌,除了大舅舅、大舅媽外,二姨媽及小阿姨、小姨丈都來了。小阿姨近幾年深受風溼性關節炎之苦,到大醫院看病吃藥,變成常態,雖藥物治療,仍每況愈下。她託我幫她從 iHerb (美國補充品網購)買高單位維他命B及C,我建議她同時嘗試低醣飲食,以一個月為期,不吃糖及澱粉,若身體狀態沒改善就不用再繼續低醣。
這次看到小阿姨,很自然的就跟她問候。
我:「最近身體好不好?」
姨:「四個月瘦了八公斤,發炎指數也改善了。」
我(下巴快掉下來了):「沒有餓肚子吧?」
姨:「沒有,一直吃一直吃,吃很多!」
我:「那就好!」
回家聊天時,大舅說,他回台灣也沒吃什麼飯、麵、澱粉的,就胖了兩公斤。
我:「那你都吃什麼?」
舅:「麵線糊、鱔魚粥.......」
(久居國外的人回台灣,不大啖小吃,怎麼可能呢?)
我:「那些都是澱粉,而且煮糊煮爛了,昇糖指數更高!」
舅:「.......」
然後二姨媽給我出狀態題了,問我低醣飲食對巴金森症有沒有療效。本著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精神,我老實的說我不知道。
回家開始上網,這才發現,低醣飲食吃到每天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少於20-40公克,身體只能燃燒脂肪,產生酮體(ketone body),也稱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有別於嚴重糖尿病人產生的酮酸症 ketoacidosis)。而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產生的酮體,對腦細胞有保護作用,從1920年代就用來治療小孩子對藥物無效的嚴重癲癇,近年來又發現可以治療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及巴金森症(Parkinsonism)。請參考這篇美國國衛院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寫的回顧文章(3).
為什麼低醣飲食可以治百病?世界上怎麼會有這種萬靈仙藥呢?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早已跟茹毛飲血的老祖宗大相逕庭。如果不是瘋了,這時代哪有人不吃米、飯、麵包、甜點、加糖飲料的,可惜老祖宗的基因對糖及澱粉適應不良,所以文明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代謝症侯群、癌症、老年痴呆症,現在還要加一個巴金森症)就層出不窮了!看來我真是走對行了,連經濟不景氣時,醫院還是門庭若市。因為經濟不景氣時,沒錢吃肉,大家還是可以吃最便宜的東西,也就是糖及澱粉啊!
問與答:(Facebook 的留言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精彩的對話,補足正文的不足)
Q:告訴我們,要如何才能拒絕糖和澱粉食物啊…
A:經過三十年以上政府及媒體的持續洗腦,只有反洗腦才可能有用。去「好讀」網站下載「來一客古代巨象」這本寫得很棒的絕版書,會改變我們被灌輸的旣定觀念。行有餘力,可以去買「面對肥胖的真相」這本書來看。等到心中有意願嘗試時,就以一個月為期,看成效如何。其實糖及澱粉有成癮作用,一個月後,看到糖、澱粉就不為所動了。然後,有一天妳空腹吃了一個蛋糕,妳會被妳身體血糖急速昇高的反應嚇到,全身不舒服。原來從小到大你已經對這種感覺習以為常了。身體敏感度一旦回復,就不用擔心會回頭了!
Q(from 我大學同學YY,婦產科醫師):此種療法不盡然只有好處……(下略)
A:YY,看一下我提的那兩本書,裡面有提到許多的大規模研究,可能會改變你的制式想法。而且第二本書每說一個試驗,都附上reference,我常常會循線去看原始資料,確認他說的對不對。
你是醫生,有足夠的能力看原始資料,不用人云亦云!這些有問題的觀念已經存在數十年了,我是因為親身體驗,加上高危險醫事人員每年體檢驗証,才發現世人已被矇騙數十年了。對一般民眾我只能惇惇善誘,對醫生我就把這兩本書丟出去,懶得多説,反正鐵證如山.........
故事二:低醣飲食(Low Carbohydrate Diet)、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及酮酸症(Ketoacidosis)解疑
我的姪女妍妍今年就讀馬偕護校。(家族裡的護士又多了一個,我大妹、弟妹、外甥女、姪女;我們家族還有一個醫師,一個醫療管理及一個前任社工-二妹)
幾天前妍妍用 Line 問了我ㄧ個有關生酮飲食的問題:
低醣飲食做到極致,每天吃的碳水化合物(除了不能吸收的纖維外)少於五十克,身體只好燃燒脂肪當能量,因此產生的代謝物酮體(ketone)濃度升高,可以用尿液試紙驗出酮體,故名為生酮飲食。(也因此會有減肥減脂,穩定血糖,增加胰島素敏感度等ㄧ大堆好處)
生酮飲食除了有低醣飲食的所有好處外,還能治療癲癇(百年歷史的療法,許多知名醫學中心如 John Hopkins 及UCLA 等,都設置專業部門用生酮飲食來治療病人),甚至治療癌症(因為癌細胞只能靠葡萄糖茁壯,人體細胞卻能兼用葡萄糖及酮體。)。
其實低醣飲食容易,生酮飲食難度高。你只要多吃點蛋白質(多餘的會轉成葡萄糖)、水果、高碳水化合物蔬菜如番茄,紅蘿蔔等(馬鈴薯、玉米、番薯就更不用說了,連低醣都不及格),馬上就超過五十克,酮體就不會產生了。
酮酸症是發生於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身體無法產生胰島素,或非常嚴重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身體胰島素衰竭,造成酮體失控性的升高。這跟正常人施行生酮飲食,有控制的產生少量酮體,享受生酮飲食的好處,是完全不同的。正如上面英文參考網頁第二條的作者 Attia 醫師的譬喻:酮酸症有如房子著火,是危險失控的。而生酮飲食則有如冬天家中的火爐,可以輕易控制火的大小,並享受火爐的溫暖好處。
發現許多人對酮體有一定的誤解。今天就講一下 LCHF 不可缺少的酮體 (Ketone)吧。
甚麼是酮症?
酮症(Ketosis)是一種代謝狀態。在這狀態下,肝臟會制造一種叫酮體的有機分子。許多人,甚至是一些醫生,很自然的就將酮症想成一個很危險的狀態,因為他們把酮症跟酮酸中毒混淆了。
酮酸中毒是酮症的一種,但不是所有的酮症都是酮酸中毒。
這概念跟“白馬是馬但不是所有馬都是白馬”是同一種概念。正常情況下,只要你身體稍為有一點點胰島素,身體裡面的胰島素就會抑制酮體的制造,所以正常人身體是不可能有過高的酮體濃度的(不要以為身體很容易就能進入酮症狀態。對於習慣吃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的人來說,要進入酮症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的 K 小編還一直在努力讓自己的酮體濃度達到 1.5mM/mol 以上,但從他的 3 個月 LCHF 看來, 要達到 3mM/mol 以上也是很難做到的)
酮酸中毒是指身體不受控的在制造酮體。這情況只會在 1 型糖尿病人(因他們身體不懂得制造胰島素,所以沒有機制去阻止過多酮體的產生)和非常晚期的 2 型糖尿病人(因他們已達到完全的胰島素抗性,即身體對胰島素完全沒反應,所以抑制機能完全失效)身上才會發生的。
從飲食上所能達到的酮體濃度最高也就是 5.0 mM 左右。而要達到酮酸中毒,身體的酮體濃度最少要達到 15mM 以上。
酮體的種類
肝臟能制造的酮體有三種,一種叫 Acetoacetic Acid(乙酰乙酸),另一種叫 Beta-Hydroxybutyric Acid(β-羥基丁酸)。而第三種,因為我們身體不會用,所以就不多講了。為了讓後面能講得簡單點,我們稱前者為 A 酮體,後者為 B 酮體。
酮體是我們身體的四種能量來源之一(其餘三種包括我們都知道的脂肪裡的脂肪酸、蛋白質裡的氨基酸和從碳水化合物轉化的血糖)。概然是四種能量來源之一,為什麼大家都沒怎麼聽過?這是因為酮體基本上不會在我們日常食物裡出現,但我們的身體卻懂得制造它。那為什麼我們的身體要制造酮體呢?
身體的燃料選擇
在正常的飲食裡 (但我不認同現在所謂的正常飲食是正常的),其實我們身體每日用的燃料會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但在太高碳水化合物的情況下,我們身體就會完全停用脂肪當燃料。這亦做成兩個問題︰假設我們吃了 1000 卡路里的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但實際上我們只能用到 800 卡路里的能量 (因脂肪的燃燒被抑制了)。我們身體不能燃燒脂肪,脂肪因而變得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我們身體能燃燒的能量不足,我們就會覺得累,而想吃更多的東西,做成惡性循環。這亦是為什麼我這麼提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正常情況下,我們身體最先用到的燃料就是血糖。不是因為我們身體最喜歡燃燒血糖,而是因為我們身體要想盡辦法保持血糖穩定。實際上,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燃料喜好。例如心臟、肝臟、不在運動狀態的肌肉,它們最喜歡的燃料是脂肪。而我們的腦部不會燃燒脂肪酸也不會燃燒氨基酸。在我們現今的”正常”飲食中,腦部只會燃燒血糖,換句話說血糖就是腦部的主要燃料。我們腦部一天要燃燒 100-120g 的血糖,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不吃飯會頭暈的原因。
實際上,一個人能儲存的血糖量也就是大概等如 200g – 500g 。而這當中大部分是儲存在肌肉中。血糖一旦儲存到肌肉裡 (糖原),就不能再離開肌肉被運到腦部去。所以,如果我們餓個兩天,我們腦部就完全沒有血糖可用了。這時,身體只能分解肌肉和某些脂肪酸來製造血糖。但身體一天能從製造的血糖量不超過 50g,這代表我們餓個三天或不吃碳水化合物超過三天腦部便沒足夠血糖用,要死人了!
當然,大家都知道這不可能,因為很多人餓個一個月都不會有事。我們的祖先也曾在惡劣的環境下生活,幾天沒食物是常有的事。我們的腦部除了懂得燃燒血糖,還會燃燒酮體。事實上,在我們身體適應以酮體當燃料後,我們腦部的 75% 能量來源會來自酮體!我們之所以能夠制造酮體,就是為了可以適應這種長期沒食物或沒有碳水化合物的環境。那麼,我們身體在什麼情況下會制造酮體?
椰子油與酮體
如果大家還記得的話,我在講老人痴呆症(腦退化症、認知障礙症)的時候有提到過,椰子油的中鏈脂肪酸被身體吸收後,會直接進入肝臟被代謝成酮體(Ketone),而這酮體能為腦部提供替代養分,有助防止不能正常運用血糖的腦部逐漸壞死。雖然吃椰子油能讓身體製造酮體,但只吃一湯匙的椰子油並不能為你帶來多少酮體。這也是為什麼 Mary Newport 醫生要每天讓她丈夫吃六湯匙的椰子油才能確保她丈夫腦部 24 小時都有酮體可以用。
其實,除了吃椰子油外,我們還可以透過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去讓身體從脂肪酸制造酮體。
生酮飲食
除了椰子油,要進入酮症,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絕食。如上面所說,當你餓了兩天後,身體就會開始分解肌肉來制造血糖,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節食減肥不能有效減少肥肉,減的都是肌肉。但當你持續沒有進食時,身體就會開始從脂肪酸制造酮體 (也是所謂的酮症)。慢慢的,身體各種器官開始燃燒酮體和脂肪酸,身體對血糖的需求同時減少了,肌肉的分解也開始變慢。當你的身體酮適應後,肌肉會停止使用酮體,並將 A 酮體轉化為 B 酮體供給腦部。除了腦部和某些無法燃燒脂肪酸的器官外,身體大部分的器官都在燃燒脂肪酸。此時,你的身體主要的能量都來自脂肪。在國外,很多人用這種絕食方法 (Water Fasting) 來減肥,其間除了水以外什麼都不吃。這種減肥法雖然很有效,但減去的體重中有一半還是肌肉 (因為腦部的 25% 能量還是來自血糖,需要通過分解肌肉來制造),所以其實並不理想。
另一種進入酮症的方法就是生酮飲食,也就是我經常說的 LCHF。生酮飲食因為限制了碳水化合物,所以能讓身體有相同的反應,就是制造酮體讓腦部以酮體作燃料。跟絕食不同的是,LCHF 由於會攝取到蛋白質,所以身體不會分解肌肉來換取血糖。也就是說,在習慣 LCHF 後,脂肪會成為你能量的主要來源。
測試酮體的方法
雖然我們的身體都一直在製造酮體,可是量數不多,比較難被檢測到。如果你長期習慣生酮飲食,那麼你體內的酮體就會比較濃,也比較容易偵測到。
目前來說,在家裡測試酮體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方法是用尿酮試紙,也是最便宜的方法。方法是把試紙稍為放在尿液裡浸一下。如果試紙出現紫色,就代表尿液裡有酮體產生。試紙顏色越深,則代表酮體濃度越高。可惜的是,這方法的準確性不高。在 LCHF 初期,身體裡的 A 酮體和 B 酮體的濃度是差不多的。但當你身體適應燃燒酮體後,身體的 A 酮體會被轉化為 B 酮體,讓腦部擁有足夠的燃料燃燒。由於尿酮試紙只能測試尿液裡的 A 酮體,所以很多時就算你身體裡有酮體,試紙也驗不到。
第二種方法是用驗血器去驗血液裡 B 酮體的濃度。這種方法準確很多,但相對來說貴很多,驗血的試紙大概一張要 2-3 美元,但是對於想確認自己血液酮體濃度的人來說,是最好的檢驗方法。關於這種方法,就是 K 小編實驗裡的每天一滴血。
癌症患者為何需要多攝入脂肪?
*********************************************
下面由dixinhuo供稿
如果你不幸病患上結腸癌症、肝癌、乳腺癌或是前列腺癌,又如果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我們可以使用一個核糖醫學成像技術稱為PET。這種技術突出其他癌細胞的巢穴,是取代傳統檢查癌症擴散的新方法。這個過程包括注射放射性標記的葡萄糖。當葡萄糖注入身體,然後有選擇地被各種細胞吸納在細胞核內。因為,現代醫學已掌握癌細胞愛吃葡萄糖,所以在癌症患者體內注入葡萄糖,籍以突出顯示的癌細胞的巢穴,得以有針對患癌細胞部位進行放射性治療。
換句話說腫瘤細胞吸收糖後得到擴散性成長的能量,癌細胞利用糖後能進行厭氧呼吸,這是腫瘤細胞的新陳代謝形式。因為癌細胞擴散生長依賴糖比正常細胞需求是更大,若癌症治療利用癌細胞這一糖饑餓機制,就可通過斷糖法而放慢癌細胞的擴張必生長速度,進而活活餓死癌細胞的增長,然後下一步是限糖攝入量和扣留身體中的糖,看看癌細胞會發生什麼?
問題是我們需要一個備用能量來源和有一個備份能量來源提供正常細胞的功能運轉:如脂肪酮。腫瘤細胞不能利用脂肪酮,而正常細胞可以利用脂肪酮;於是,我們知道了為何近五十年來,總有部分癌症患者的癌治療能得以成功,主要是利用生酮飲食治療法,患者需要攝入非常高脂肪取代糖提供正常細胞作為運轉的能量。在生酮飲食醫療方案中,腫瘤腫塊往往會出現可喜的縮小變化,並將停止癌細胞的惡化病勢。在生酮飲食方案裡,癌細胞因糖源缺失而萎縮或漸漸餓死,但正常的人體免疫細胞與正常細胞則能利用脂肪酮而健康成長。
人類在1萬年前開始種植穀物,但那時的人類沒有瘦身和減肥的形體要求,也就是說古人類沒有像當代人這樣罹患癌症這種疾病。因為那個時代的人類餐飲習慣類似生酮飲食方案。古人類還沒能馴化種植成功當今一些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土豆、玉米和塊莖薯類。正因為古人類的餐飲中占71%點幾是動物性食物,其餘是堅果、蔬菜和瓜果類,這一點與當代醫學治療癌症所提倡的生酮飲食醫療方案不謀而合。古人類對蜂蜜不感觀興趣,因為古人類更喜歡動物脂肪而不是蛋白質。換言之古人類的的飲食比重中,動物性食品含有的高脂肪性占了七成多,無形中提供了古人類一個,當今醫學剛發現幾十年治療癌症的生酮飲食療法。
過去幾十年,人類為了減肥瘦身與治療癌症,總是提倡採用低脂肪、中等蛋白質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案配合治療。這些理療疾病的醫療概念,對於古人類的生酮飲食觀念實在是大大的倒退。高碳水化合物恰恰是人體細胞葡萄糖能是的轉化來源,而人類許多組織器官的運轉能量主要需要脂肪酮,葡萄糖在人體內只是一個次級備份能源來源。葡萄糖在人體出現急症疾病時,可作為一個短時救治的應急能量(發動能量)來利用,例如,葡萄糖的本質上是一個厭氧備份系統,產生乳酸酸中毒和只用於一個短暫應急時間。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生酮飲食的蛋白質攝入量保持中度,而脂肪則作為主要人體能量來源。若蛋白質的攝入是超過身體的需求量,多餘的蛋白質將會在人體內像糖一樣厭氧方式代謝。順便說一句,胰島素長期以來一直類似植物的生長激素機能,胰島素刺激癌細胞的擴散增長。因此,日常飲食或治療減肥、癌症等式疾病,應當儘量降低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水準,到目前為止這是最可靠醫療辦法就是降低糖的攝入是。
留言列表